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安徽一省保单位16年未获保护 屡次被盗后村民建“自卫队”

热点19293人已围观

简介人民网合肥5月7日电记者周然 韩畅)安徽省枞阳县藕山镇藕山村,茂密丛林中藏着当地人世代保守的秘密——明代抗倭名将阮鄂的墓地。日前,几乎被遗忘的阮鹗墓重回聚光灯下,质疑也随之发酵 ...

人民网合肥5月7日电(记者周然 韩畅)安徽省枞阳县藕山镇藕山村,自卫队茂密丛林中藏着当地人世代保守的安徽秘密——明代抗倭名将阮鄂的墓地。日前,省保几乎被遗忘的单位盗后阮鹗墓重回聚光灯下,质疑也随之发酵——16年前即被列入省保单位的获保护屡古墓,近年来5次被盗,次被村民而重修古墓的自卫队计划却一拖再拖。

文保单位多、安徽保护资金少,省保先保古建还是单位盗后先保古墓?先搞商业开发还是先啃“硬骨头”?在官方还举棋不定时,当地阮氏后人们早已行动。获保护屡

被遗忘的次被村民古墓

4月初,张全海接到安徽安庆老乡打来的自卫队电话,踟蹰许久,安徽对方把话说开了,省保想让他去一趟安徽省枞阳县,当地一批明清时期的文献很珍贵,值得研究。

张全海是档案学博士,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通讯》,除了研究史料,对考古和古玩也颇有见地。到了枞阳,他才明白老乡之前的话只说了一半,真正的意图是,希望他能“关心”一下枞阳的阮鹗墓。

阮鹗墓历史久远,穿越400多年的时光,它曾迎接过明隆庆皇帝的恩泽,鼎盛之时,明神宗赐其石碑,官宦、百姓纷纷前来供奉。

4月9日,张全海来到阮鹗墓,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古墓里4座5米高的明代石碑倒了3座,漫山杂草间,明代的石雕难找到完整的;一尊器宇轩昂的骏马石雕,盗墓贼搬不走,就把马头砍下。


断掉的马首

残缺的明代雕像

断掉的墓碑长满青苔


省保单位形同虚设

“暴殄天物啊,都是明代的珍贵石雕,制作十分精细。有的被风雨侵蚀了,更多的是被盗墓贼窃走!”4月11日,几乎被舆论遗忘的阮鹗墓,在张全海的呼吁下回到公众视野,人们不禁感叹:这座在1998年即被列入省保单位的古墓,为何沦落至此?

16年未得到保护

5月5日上午,枞阳县藕山镇县阮家享自然村,尘土飞扬的县道上,55岁的阮宏祥眯着眼,紧盯一辆驶过的轿车,匆匆掏出电话:“刚才过去了一辆黑色轿车,不是安庆牌照,注意一点。”

阮宏祥是阮家享自然村的民兵营长,也是阮鹗墓“保护小组”负责人,和他一样,村里人瞧见外地牌照的车辆会特别留心,遇到陌生人进村,就上去盘问几句。得知黑色轿车上载着的是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阮宏祥警惕的神情稍显放松。

村民阮宏成拿着镰刀为我们开道,披荆斩棘下,一条通往古墓小道才显现出来。每天上午吃过饭和下午晚饭前,阮宏成会提着镰刀到古墓周围转转,看似修墓除草,实则站岗放哨。沿路堆放的荆棘,是他精心设置的路障。


阮宏祥指着唯一矗立的墓碑

2003年是阮鹗墓被盗最频繁的一年,阮宏祥和乡亲多次向县里反映,想在阮鹗墓周围建围墙,被告知阮鹗墓是省保单位,要改变周围环境,得经过省里的专家组论证。

阮宏祥又问:“既然不能建围墙,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装几个监控总可以吧?”相关领导两手一摊,“文保单位太多,资金紧缺,再等等。”一晃十多年,村里没等到一笔关于阮鹗墓的维修资金。

接受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采访时,枞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乐群介绍,省保单位的维修金主要来自省里,他2004年上任至今,省里未就阮鹗墓下拨一笔资金。

对此,安徽省文物局文保处杨益峰处长表示,省里下拨资金需要县文保部门制定方案并提出申请,然而近年来,枞阳县文保部门未就阮鹗墓的破坏情况向省里提交保护方案。

村民们的古墓“防卫战”

阮家享自然村约有600人口,其中400多人姓阮,都是阮氏后人。盼不来县里支持,阮氏后人们决定自己干。不能修墙,大家在周围种起桃树,把古墓藏于枝繁叶茂的丛林之中。为了不让盗墓贼发现珍贵的石雕,村里人挖坑将宝贝埋起来,再用笔在图纸上做上记号。


阮氏宗谱将后人们紧紧维系

石雕摆放的位置偏了一点、村里来了陌生人、山里传来莫名的响动……任何风吹草动,好比拉响了村里的防空警报。乡亲们放下手里的农活,相互奔走疾呼,进入“战备”状态。村里人说,此前为了抓一伙盗墓贼,全村的男丁在山里匍匐了一个星期。

事情发生在2006年夏天,阮宏祥在路上看到一辆浙江牌照的越野车,随即上前盘问。对方说话含含混混,一会说来探亲,一会说来旅游,终于编不下去了,猛踩油门逃跑。

车至村口,等着它的是20多个堵在路口的村民。车上5人乖乖下车,起初嘴硬,直到民警赶来,在车上搜出铁锹、锄头等盗墓工具。几个月后,阮宏祥听说这伙盗墓团伙上了法庭,最重的一个被判了11年。

阮宏祥印象里,2000至今阮鹗墓被盗至少5次,每次都是当地村民发现并报警。

而今,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出外打工,阮家享村因距离一知名水泥企业太近,老房子正逐步拆迁,新的住宅区与阮鹗墓渐行渐远。“村里人都走了,老祖宗谁来照看?”望着墓边几近废墟的红砖瓦砾,阮宏祥自顾自地说。

“有了项目才有保护资金”

今年4月初,在阮家享当地村民的求助下,阮鹗墓的境遇第一次进入媒体和学者们的视野。

4月底,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副院长孙若南赶往枞阳县,让他不解的是,藕山镇的阮鹗墓可与欧洲同时期雕塑媲美,皆为艺术珍品,算得上2级珍贵文物,却年久失修,被盗严重。而紧邻藕山镇,旅游项目开发相对成熟的浮山镇,方以智墓、吴太史墓等一批明末清初的墓碑,论考古价值和石雕造诣都不及阮鹗墓,境遇却比阮鹗墓好得多。

枞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乐群坦言,阮鹗墓的情况他很了解,也很痛心,可县里一年只能向省里上报一到两个保护项目,有了项目省里才会拨资金。

相比之下,旅游景区的古墓可依赖的项目更多,得到的保护也就越多。而徒有艺术价值的阮鹗墓,因缺乏旅游气质,被排在保护名单的末尾。

“枞阳县共有15个省保单位,像渡江战役纪念馆、张氏祠堂这些古建筑须优先维护,因为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先修房子再修墓,这也是省里一贯的要求。文物保护,得讲究轻重缓急。”王乐群补充说,今年会为阮鹗墓制定保护方案,如果一切顺利,明年维修资金可以到位。

稿件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