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深圳湾环评报告涉嫌抄袭背后:5个月内25家环评编制单位被查出质量问题

热点89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作为环境保护的第一道“闸门”,环境影响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关乎环境安全的底线。生态环境部门对环评文件质量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彰显了坚决依法依规加强监管和严肃查处的决心。 ...

摘要:作为环境保护的深圳第一道“闸门”,环境影响评价的湾环位被问题真实性、客观性、评报评编公正性关乎环境安全的告涉底线。生态环境部门对环评文件质量问题采取“零容忍”的嫌抄袭背态度,彰显了坚决依法依规加强监管和严肃查处的月内决心。

深圳湾环评报告涉嫌抄袭背后:5个月内25家环评编制单位被查出质量问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一份照抄湛江航道疏浚项目环评,家环甚至连“湛江”两个字都忘记替换的制单质量深圳湾航道环评报告,让环评乱象这个多年来业界关注的查出话题再次受到舆论的关注。

而这份错得离谱的深圳报告并不仅仅是个例。近日,湾环位被问题《华夏时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评报评编自2019年11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施行以来,告涉全国共25家环评编制单位和30名编制人员因环评文件质量问题被采取信用管理措施。嫌抄袭背其中,月内2家编制单位列入环境影响评价失信“黑名单”,1名编制人员列入限期整改名单,3家编制单位和1名编制人员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名单,20家单位和28名编制人员分别失信记分5分。

而记者亦获悉,4月1日,承担上述环评报告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发布公告,将中止该项目合同并退回全部费用,并对报告书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启动问责程序。

作为环境保护的第一道“闸门”,环境影响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关乎环境安全的底线。生态环境部门对环评文件质量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彰显了坚决依法依规加强监管和严肃查处的决心。

涉抄袭环评负责人被问责

近日,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涉嫌抄袭的问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3月19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公众参与公告》,并附有该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全文链接。网友发现,这一报告中竟然35处出现“湛江”字眼,多处明显是张冠李戴的错误。例如,文中写道“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现”。根据地理信息,湛江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距离深圳约500公里,二者之间显然不会有如此重要的联系。

3月28日晚,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称,将对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书涉嫌抄袭、造假一事开展调查。29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涉嫌抄袭情况的说明》,称经初步调查,虽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规定程序开展了现场踏勘,调查和收集了深圳湾的海洋环境、生态现状资料,进行了相关数值模拟计算,但在部分定性分析部分,因采用南海所以前完成的报告作为模板,并提交了未完成的报告过程稿作为公示材料,导致存在较多“湛江”字眼等,部分分析内容中还有湛江港及相关规划等内容。

4月1日,南海所公布了调查结果,认定涉事报告书确实存在抄袭,涉事报告书负责人徐玉芬私自对外提交未经所内审核同意的公示文件,负有直接责任。该所作为合同承担单位,对职工职务行为监管不到位。经协商,南海所中止了项目合同,并退回全部费用;徐玉芬所有项目工作被停止,该所将按照规定对其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启动问责程序。

环评文件复核也要“查重”

生态环境部正在加强对类似的环评质量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根据《办法》,生态环境部从去年11月起启用了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环评编制单位和人员进行通报和失信记分。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了2019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环评文件复核工作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此次复核共涉及25个省(区、市)各级环评审批部门审批的335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复核和必要的现场检查发现,共有15份报告书(表)存在环境要素或者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内容不全、降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或者标准、遗漏环境保护目标、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全、环境质量现状数据来源不符合相关规定以及未按相关规定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等质量问题。

相关的10家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19名编制人员被通报批评和失信记分,相关的建设单位、评估单位和审批部门也一并予以通报。其中,3家环评编制单位因编制的多份报告书(表)存在质量问题,分别被失信记分15分和10分,其他7家编制单位分别被失信记分5分。1名环评编制人员因编制的多份报告书(表)存在质量问题,被失信记分10分,其他18名编制人员分别被失信记分5分。失信记分情况将记入环评信用平台中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诚信档案中;失信记分10分以上的单位和人员被直接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名单。

生态环境部表示,将继续以质量为核心开展环评文件常态化复核工作,并在复核中逐步推广使用大数据比对、查重手段,逐步实现对经审批的环评文件全覆盖式动态智能化复核。此外,将进一步强化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环评文件编制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中的联动机制,加快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信用管理机制,营造守信者受益、失信者难行的良性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