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娱乐 >>正文

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主线浮出水面

娱乐73人已围观

简介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主线浮出水面。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022年中国经济 ...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年中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主线浮出水面。国经

面对风高浪急的济工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022年中国经济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作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线浮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出水基础尚不牢固,根据会议要求,年中“稳字当头、国经稳中求进”的济工指导方针将继续贯穿2023年。

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作主与2022年相比,线浮2023年中国经济的出水“稳”具有不同特点。

他举例称,年中“稳”的国经外部环境有所改善。2023年,济工全球经济将延续2022年“滞胀”格局,但压力重心从“胀”更多偏向“滞”,美联储加息或迎来终点,意味着汇率变化、风险偏好普降和金融市场波动等带来的外部压力有所减弱,中国稳经济外部约束条件有所缓释。

与此同时,明年中国经济“稳”的动力来源更趋内生,内需扩大、消费恢复、社会投资增长的内生驱动力有望增强,将接力出口和基建,推动实体经济自发趋稳。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提醒,2023年,国际需求转弱,中国经济依然有不小压力,转型亦到了关键期,需要紧紧围绕“稳中求进”总基调,将逆周期与跨周期政策通盘考虑和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推进各项经济工作。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基于上述背景,会议聚焦五大政策领域,并强调加大调控力度、加强协调配合。专家认为,这有望为明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而面对明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把握“稳”与“进”的平衡在当前时点重要性凸显。

为此,会议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并提出六个“更好统筹”: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分析称,该部署从多个维度、多种角度、多对关系入手,把对未来一年经济工作的部署提升扩展到更长工作跨度、更广工作范围、更深工作要求,体现了观大势、顾全局、谋长远的导向。

以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疫情影响减弱,受到短期冲击的中国消费一定能够恢复,但恢复后如何满足民众需求是个问题。

王孝松表示,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将持续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逐渐淘汰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品和产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供需两端对接配合,将有助于进一步顺畅中国经济循环,提升发展质量。

更全面长远的部署,更精细明确的要求,也意味着明年中国经济工作将千头万绪。

会议指出,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具体而言,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预期是先导指标,信心是前置条件”,在庞溟看来,把握好上述五方面工作,有助于提高政策稳定性、可预期性和透明度,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和居民部门预期,进而通过增强信心、改善预期,来提振经济、增强经济内生动能、激发全社会活力。

王孝松认为,解决预期转弱方面的问题需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支持企业家有效参与经济活动。此次会议提出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等措施,即清晰展现出这一方向,将有力稳定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预期。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