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娱乐 >>正文

加速追赶者,浙商银行如何差异化成长?丨透视金融业年报⑩

娱乐459人已围观

简介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下文简称“资本新规”)于2024年正式施行,商业银行“表外回表”注:商业银行按照最新监管要求,将原先可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及其资产负债情况,在新 ...

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下文简称“资本新规”)于2024年正式施行,加速金融商业银行“表外回表”(注:商业银行按照最新监管要求,追赶将原先可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行何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差异长丨经营活动及其资产负债情况,在新的化成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的行为)提速。在此过程中,透视哪些银行领先?业年

2024年4月17日下午,浙商银行召开2023年度业绩交流会。报⑩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和行长张荣森携管理层团队向近百名投资者、加速金融分析师和媒体解读经营情况与发展战略。追赶张荣森回应相关各方关切时称,行何浙商银行已提前一年完成存量理财资产整改任务,差异长丨2023年末,化成理财资产已全部回表,透视“浙商银行现在只有一张表,业年已不存在表外”。

卸下不良资产包袱的浙商银行成为2023年成长最快的股份制银行。2023年末,浙商银行资产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是唯一资产规模、存贷款规模增速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股份制银行,也是唯一实现利润双位数增长和营收利润双增的股份制银行。陆建强称,浙商银行的“精气神”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2024年,浙商银行继续在规模上“弯道加速”,抑或“量价协同”维持利润增速?张荣森称,将在保持10%左右规模扩张速度同时,把经营质量放在优先位置,“持续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以数字化为主线,以场景化为核心”,把贷款增量的70%投向小额分散资产,并保持季度间均衡投放节奏。

何以逆势扩表?

浙商银行的“精气神”体现在哪里?作为最年轻的股份制银行之一,浙商银行从正式成立到3万亿元资产用了19年。这一速度在12家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二。

2022-2023年,银行业普遍“减收增利”,招行、兴业和平安等股份制银行因风险上升而放缓部分零售业务速度。在银行业整体经历周期低谷的情况下,浙商银行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逆势快速成长,成为股份制银行中一匹“黑马”。该行规模增速、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均创下近年来最好水平。

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总资产、存款和贷款规模同比分别增长20%、11%和12%,均为股份制银行中最快;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637.04亿元和15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9%和10.75%,在股份制银行中均高居第一且是唯一实现营收正增长的股份制银行。

浙商银行何以逆势高速扩张?背后是否潜藏了风险或乱象?浙商银行的业绩表现甚至引来监管部门的关注。张荣森回应各方关切时表示,能够保持这样高速的增长,首先是因为浙商银行2023年完成配股,加之2022年利润积累,及时补充了200亿元资本金。此外,该行还发行了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但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比发现,相对于招行等未进行股权融资的同业,浙商银行此次配股融资后的资本状况改善有限。截至2023年末,浙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分别为8.22%、9.52%和12.19%,均居股份制银行中最低水平。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不升反降了0.0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浙商银行2023年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增速高于其一级资本净额增速。

在优质资产荒的大势下,浙商银行大手笔贷款投向何方?张荣森称,浙商银行2023年新投放的贷款,主要是小额贷款、个人贷款、供应链金融和高等级债券。个人贷款主要围绕家庭场景的房贷、车贷、车位贷、装修贷、家电贷和消费分期等;普惠小微贷款是浙商银行赖以起家的优势业务,在浙江县域金融中占据重要地位;浙商银行还大量持有AAA、AA+的优质债券,阶段性持有很多商票、银票以补充资产池余量。这些都是无风险或低风险的资产。张荣森透露,通过选择资本消耗少的行业,把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降下来,把客群规模做上去。近3年时间浙商银行在上述领域累计放款达5000亿元,新发放贷款的不良率仅0.17%。

提前实现“一张表”

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在规模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新发放贷款不良率保持低水平,浙商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如何?

年报显示,该行2023年末不良率1.44%,同比下降3个基点,且连续两年下降。

与此同时,该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近183%,连续两年上升。从拨备计提的规模看,浙商银行2023年末贷款减值准备余额449亿元,同比增加42亿元,增量与2022年基本持平。可见浙商银行并没有通过大幅减少拨备计提来美化盈利能力。

但与头部股份制银行同业相比,浙商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关指标仍有差距。如不良率水平在A股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中仅好于民生银行,而拨备覆盖率水平仅高于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注:浦发银行、华夏银行2023年年报尚未披露)

浙商银行不良资产包袱主要因为理财资产等历史问题,集中在表外业务。为解决这些历史包袱,浙商银行成立了特殊资产风险清收与化解组。历史问题的化解进展顺利吗?张荣森对此回应称,浙商银行原来理财资产占比较大。经过努力,截至2023年末,存量理财资产已经全部完成回表,提前一年完成整改任务。“浙商银行现在只有一张表,不存在表外资产了。”他表示,存量理财资产回表后,通过清收、转让、核销和盘活等一系列办法进行了消化,且按要求进行了足额的风险计提。

为何能够做到提前完成?浙商银行行长助理兼首席风险官潘华枫表示,在2023年该行基本面向好的前提下,基于现实和长远考虑,监管层决定把历史理财资产全部回表,并统一计提减值准备。受此影响,浙商银行近两年的减值准备计提占营收比例明显高于同业。2023年处置的不良贷款和全口径不良资产规模也创历年新高。与此同时,该行特殊资产风险清收与化解组也完成使命。

但相对于招行和兴业等股份制银行初次达到3万亿元资产时的营收、利润和资产质量等指标,浙商银行仍有明显差距。

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占营收1/3

区别于其它上市银行年报,在浙商银行2023年度报告中,众多新概念和新词汇扎堆出现。其中,“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这一该行独有的新概念反复出现高达24次。

作为新词“发明者”,张荣森对“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内涵外延以及与银行经营发展的关系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更为理想的经营状态是“在经济比较好的时候,银行经营也较好,但不追求最好;在经济比较差的时候,银行经营不至于很差,总体上从长远看是比较平稳的”。

为达到这一目标,银行需要摒弃“垒大户”的经营模式,避免行业集中度和个案集中度过高,选择与自身体量相匹配的客户群体,通过“切西瓜、摘桃子、捡芝麻”,最终形成“大、中、小、微小”相结合的客户结构。这种客户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个别企业、行业风险对银行的毁灭性影响,进而可以穿越经济周期。

基于上述经营模式选择,浙商银行以风险加权资产、经济增加值和不良率3个量化指标为参照,将小额分散资产、弱周期行业资产和客户服务总量作为“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主要来源。2023年,浙商银行将56%信贷增量投向小额分散资产,“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增速远超全行营收增速,占该行当年营收的1/3。张荣森表示,浙商银行的目标是未来把这一占比提升到50%以上。

压降存款付息率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还注意到,在浙商银行年报中,与“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不相上下的新词还有“智慧经营”,共出现了22次。坚定不移压降存款付息率是其内涵之一。

浙商银行为何如此重视存款付息率,且将其作为扩大营收的重要策略?在张荣森看来,压降付息率是最快实现营收且不消耗资本的方法,但也是最难的方法。

2019-2021年,浙商银行的存款付息率连续3年高居股份制银行第一。2021年,张荣森履新浙商银行行长时,该行还有年利率高达3%-4%大额存款。高企的存款成本不仅侵蚀银行的利润,也影响该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因此,2022年浙商银行启动了压降付息率的战役。一年多来,该行压降4000 亿元高息负债同时,还增加了1万亿元的低息同业负债等。与此对应,该行平均存款成本从2021年末的2.47%降至2023年末的2.24%。按2万亿元存款规模计算,浙商银行每年可少付利息支出多达60亿-80亿元。

浙商银行还通过大力拓展场景化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也为该行带来结算存款和保证金存款等优质低息存款1090亿元,存款成本仅1.45%,有效压降了该行存款付息率。

存款付息成本的下降反映在净息差方面。2022-2023年两年间,浙商银行净息差下降了26个基点,下降幅度较小。

“金融向善”和“临平模式”

浙商银行还采取了哪些追赶策略?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了解到,该行首创的金融顾问制正全国铺开。

陆建强认为,未来的商业银行应该像投行一样,与客户伴随式成长,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为此,他借鉴上世纪80年代的法律顾问制,浙商银行员工主动承担金融顾问的社会角色,承担公益的社会责任。

在浙江首创6年以来,该行金融顾问制已推广到全国16个省区市。仅在浙江已有3400多个金融顾问专业队伍,93个金融顾问工作室,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成为将功能性放在首位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样本。

浙商银行还创设了包括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的“临平模式”:把企业对社会正向贡献度纳入信用评价体系的“浙银善标”,用创新金融工具赋能企业家行善的“善本信托”,对浙商银行内部的“问责向善”和“员工向善”。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认为,作为股份制银行中的追赶者,浙商银行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寻求差异化成长发展的战略,将金融的功能性和盈利性有机结合。从目前的业绩表现看,此举取得了预期效果。

但也必须看到,在完成一轮再融资后,该行的资本充足情况仍然相对偏低,尤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资本新规”下7.5%的红线仅有0.72个百分点,未来资本补充仍有压力。

Tags:

相关文章